2024-08-07 12:51
臺灣的「鬼月」概念是因為臺灣移民社會死傷甚多,例如:漳泉械鬥、原漢對立、抗荷、抗清、抗日等移民問題,造成很多「大眾爺」、「萬善公」、「有應公」、「百姓爺」、「義民廟」等無主祭祠。為了安撫孤魂、化解仇恨、慈善積德,臺灣在清代晚期開始形成普渡死難者的大型祭祀活動。日治前期的臺灣舊慣調查中,將農曆七月稱為「鬼月」,也並不普遍。因此由歷史證據可知「鬼月」其實是現代產物,只有這幾十年來流行此說法。
5
回覆
0
轉發

回覆

轉發

24小時粉絲增長

無資料

互動率

(讚 + 回覆 + 轉發) / 粉絲數
4.00%

回覆 (BETA)

最先回覆的內容
發文後用戶內容

© 2025 Threadser.net. 版權所有。

Threadser.net 與 Meta Platforms, Inc. 無關,未經其認可、贊助或特別批准。

Threadser.net 也不與 Meta 的"Threads" 產品存在任何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