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3 14:52
根據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謝林在「入世賽局-衝突的策略」書中的概念,想要談判成功的柯文哲應該使自己的承諾「可信」且「不可逆轉」,因為代價越高,反悔的程度越低,英文為commitment credible.
然而民眾黨最常掛在嘴邊「集體決策」、「團進團出」,將可能直接導致與任何黨派協商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因為談判中的口頭承諾甚至白紙黑字的約定,都可以再被所謂的「黨團集體決策」推翻。最清楚的例子就是之前的藍白合。而已經犯過一次錯誤的民眾黨在這次立法院院長選擇時採取的策略為何不是讓藍或綠感覺到賽局中的「誠信」,而是繼續堅持所謂「集體決策」,並且還要三方都演出檯面上的拜會戲碼,加之上升到憲政體制的四點國會改革?
答案其實很簡單,柯文哲從來沒有考慮過要真正跟哪一黨合作,也沒有考慮怎麼樣會讓台灣更好。這8席的角色原本就預定為國會破壞者,而不是以人民謀福利為宗旨。
留言續
柯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