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7 02:59
道歉雖可恥但有用
從初代夜夜秀到近期再映,純粹性的娛樂節目而非道德擂台,目的就是打破既有的政治認知、意識形態、道德觀念,玩弄成「自以為」有趣的內容。在該場域的先決條件下,全部發言都應該被廣泛接納,至於好笑與否依賴寫手的功力、主持人的臨場反應、與來賓的互動,及後製的剪輯。
造勢本就會操作煽情及鼓動情緒,既然安排了這樣的橋段和排名,就別張揚著道德與政治正確的大旗,行口誅筆伐之實。畢竟為了強化意識形態,最終讓想發聲的人無法發聲或抹煞歧意,甚者讓側翼靠著揭露他人隱私資訊,去清算鬥垮政治上的對手。我們與共產黨的距離,其實僅是一丘之貉。
可能是「見笑轉受氣」吧......實在是反應過於激烈,在子彈飛了兩天後,最終仍看見熟悉又溫馨的雙重標準。社群網路已發展成分眾生態,只是演算法有無推播你所喜歡或厭惡的內容。
最佳的報復不是仇恨留言,而是表現出行為的冷漠,不給予like或dislike和任何回饋,或者指導演算法不要推薦,從此減少供應無益身心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