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6 03:05
之前在一個場合裡我提到我們需要看見過去,尤其是童年對我們的影響時,曾收到一個回應「我知道父母很不容易,因此我不想責怪他們什麼」。羽茜在書裡也提到許多相似的說法「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再提起來做什麼」「你不要只看壞的」,我很喜歡羽茜一開始就切入的主題:為什麼在親子關係裡我們會有功過相抵的想法? . 一個健康的關係,應該是能允許 好壞並陳 的。但在我們的文化底下,只允許說好,卻不允許說壞的部分,這會使得我們在瞭解自己時,有一塊禁地是永遠不敢觸碰,卻又是在理解我們自己時,至關重要的一塊。當我們不敢看,就很難好好的自我整合。 . 書裡引用了哲學家佛洛姆提出的一個概念,愛應該包含了「照顧、責任、尊重、瞭解」,前面兩者是我們常獲得的,而後面兩者卻是常常失落的。 . 我在懷孕時身體非常不舒服,孕吐之外又容易宮縮,安胎了兩次,放棄了原本的學業,有朋友曾說「妳兒子出生以後一定要讓他知道媽媽懷孕有多辛苦」。當時我呆了一下,思考以後才有清楚的想法:我是很辛苦沒錯,但這份辛苦是我選擇的,不是孩子應該要承擔的。我不希望他因為自己的存在而有任何罪惡感,那不是我想給他的東西。 (續留言)
21
回覆
3
轉發

回覆

轉發

24小時粉絲增長

無資料

互動率

(讚 + 回覆 + 轉發) / 粉絲數
4.92%

© 2025 Threadser.net. 版權所有。

Threadser.net 與 Meta Platforms, Inc. 無關,未經其認可、贊助或特別批准。

Threadser.net 也不與 Meta 的"Threads" 產品存在任何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