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9 13:23
浪浪教我的事
來到我生命中的兩隻浪浪
台灣浪浪 - 2012年6月(弟弟)
印度浪浪 - 2023年11月(Snoppy)帶回家的第一晚
我印象中,在我國小的時期,台中市區裡似乎仍可見到一些流浪狗,其它時期說真的我不太記得了,因為我小時候其實並沒特別喜歡親近動物,所以沒特別留意。
產生三百六十度的大轉變,是我老爸12多年前從阿嬤的埔里安養院撿回了一隻好小、好可愛的黑色臘腸開始,老爸給它取名「弟弟」。
為什麼老爸帶狗回家?因為覺得它太可愛了!人類就是這樣,看到可愛、漂亮的東西就想擁有它,卻沒有真正理解帶一條生命回家賦予的責任,於是全家人一起輪流照顧他,我也才開始學習和狗狗相處。
經過多年和臘腸弟弟一起生活,才真正加深對狗的認識,我發現照顧動物像是每日在進行一種特定的精神生活儀式,你需要特定時間帶它出門走走、特定時間餵食、特定時間幫它清潔身體,照顧工作當然不止這些,但這種精神生活儀式感也無形幫助了我,不止讓我作息更規律,有被需要的幸福感,更有被賦予的責任感。(留言處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