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er.net
數據
關鍵字
Threads
Login
串文
串文鏈結
2024-09-20 01:08
學術就是一場戰爭,比的不僅僅是腦袋,更是你的position有多少權力,手上有多少resources和funding,然後publications的impact和人脈。真的做學問嗎?很少。
讚
168
回覆
13
轉發
16
作者
Farmer
farmer_chopsoil_
粉絲
66
串文
120+
讚
回覆
轉發
24小時粉絲增長
無資料
互動率
(讚 + 回覆 + 轉發) / 粉絲數
298.48%
回覆 (BETA)
最先回覆的內容
發文後
用戶
內容
一小時內
三小CV
smallx3cv
Excellent comments
9 小時內
Tober IL
homanho2008
Well said. 更加是磨練奉承能力的地方
12 小時內
Chiao-En Peter Wu
chiaoenpeter
我不同意這個想法,假設你有position power funding ….都有,你有辦法做得出來做得好嗎?
13 小時內
Tony
tonyttung
妳說的真的是大實話。分享我親身見證的故事。我的指導教授是系上元老級人物,第一步要搶博士生,老師什麼領域的研究題材都可以,從不干涉博士生怎麼做,因為博士生要畢業就非得要期刊發表,指導教授當然是第一作者。第二步再搶碩士生,由博士生去帶碩士生做論文。這樣逐漸變成一個門派。最後再搶金雞母的在職專班碩士生。於是產業鍊完成。資源被寡佔,系上其他老師不是向我教授靠攏就是成為仇敵。這樣就形成派系內鬥而影響學生權益。學生輕易的被貼上標籤,在各種委員會(博委會),系務會議上被技術性刁難 。(流言待續)
14 小時內
Miya
miya_is_dreaming
「打住乜野旗號 打一場點樣嘅仗」 做學問係好多學術人嘅擋箭牌, 就好似個啲話為咗世界和平所以要打仗嘅政客咁。
15 小時內
Tai-Wei Li
thevoidfancy
首先你要先要做學問的實力啊;瞞不過明眼人,看一眼就知道竅門了
16 小時內
Julien Chang
fireneck2000
是的,很明顯的是在系上如果有一個很有計劃案的老師通常都霸佔大多數的資源,研究生也會多,說話也最大聲。其他的教授就成為非主流,可是這是否反映什麼教學品質或是真正願意帶學生?這可不一定。學術界搞得好的也是人脈跟手腕技巧特別好的。
16 小時內
無境南國 Infinite Southfront
infinitesouthfrontier
美其名叫競爭,其實就是廝殺,人身在江湖,哪裏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