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3 00:25
五四運動所以是「新文學運動」,是因為它首先是「新文化運動」。我一直以為這是常識。
換言之,所以要「口語」,目的是為了推動民主與科學的思想。口語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真要這樣比喻,那周加恩也好,黃山科也好,要不要先說說在他們的IG語錄,超乎IG語錄的目的是什麼?
若回到五四脈絡,爲了「推廣」轉而使用白話文,結果之一是共產黨文學興起。也就是「人民」成了流量密碼,不夠通俗,就是封建,就是小資產階級的幻想。
搞通俗的恐怖之處,是俗永遠可以更俗。「雅可以更雅」能有個質的標準來辯論。「俗可以更俗」卻只有量。量,連標準都不是。
五四文學就是這麼被共產文學毀掉的。你們自己玩去,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