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5 01:57
[波爾多歷史8]
相比之下,勃艮第人嚴格遵循拿破崙繼承法 (要求將莊園平均分配給所有子嗣),這導致了葡萄園被分散得支離破碎,波爾多的商人迅速將其酒莊轉變為股份制公司(sociétés civiles,簡稱 SCEA),其所有權分配給股東們。這種制度使得酒莊得以保持完整。有趣的是,每家「股份制公司」本身不被課稅,而是根據每個股東的持股比例分別對其個人課稅。在拿破崙時期,法國以保護主義為出發點進行貿易,因此英國對法國商品徵收重稅,甚至在極少貿易往來的情況下依舊如此。波爾多和倫敦的商人對兩國彼此互相牽制的對外政策感到不滿,這些政策妨礙了健康的商業往來。他們渴望自由貿易,想回到「過去的好時光」。
兩條鋼軌帶來了轉機。法國在19世紀開始建設鐵路系統,將波爾多與國內主要大都市連結起來。這種運輸方式與船運一樣,適合運送重型、大宗商品,如葡萄酒。Claret終於能夠運抵巴黎。數十年來首次,波爾多人看到了希望。
拿破崙三世是自由貿易的堅定支持者,他於1852年12月在波爾多大劇院 (Grand Théâtre) 宣布發動政變,並重新與英國建立聯繫。勝利雖然令人振奮,但曇花一現。
.
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