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5 10:10
講兩句《焚城》。
當然人物動機、情節邏輯,它都如好多大型商業片一樣,粗疏到不得了。故事也 standardized 到,開場不久,精明觀眾已大概估到哪個角色最後會死。
不過仍覺得它值得一看,起碼結構完整,埸面浩大,情節也富戲劇性。看戲時有種感覺,好像睇緊《明日戰記》x《毒舌大狀》x《紅 Van》,畢竟裡面有齊《明》的科幻元素、《毒》的正義觀,再加《紅 Van》對香港玩完的狂想。
但有趣的是,正式上畫後,一般觀眾對《焚》的受落程度,跟前述三者無法相比。一來它無法動員大家對港式大型科幻製作的支持(如《明》),二來劉德華任主角阻隔大家情感投射的可能(如《毒》)。而其實,即使劇情刻意定於 2006 年發生,不少情節仍可讓今天的觀眾有所聯想、投射,但因為劉德華,因為合拍片(其實《毒》都係合拍 anyway),這件事似乎沒有發生。
P.S. 關於戲中「政治」描寫,如許多人所形容,自然保守,但也值得玩味。戲中香港核災導致二百萬人疏散,事關重大,卻竟沒牽涉中央政府、解放軍,固然不符現實。但戲中那缺席的特首角色 — 在高官爭拗時主持「公道」,災後以超然姿態「回歸」— 難道不正是「中央」化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