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2 18:19
繼續之前說的論月中沒必要~ 我覺得台灣月中風氣太盛了,如果我是在台灣,看到身邊朋友都住月中大概也會覺得有必要,尤其是我媽不在了,第一胎真的什麼都不懂,連我爸也非常理所當然的準備幫我下訂。但明明國外也沒有月中啊,那國外的媽媽是怎麼活下來的? 而我實際體驗下來也覺得2個人自己在家帶其實還好,沒有那麼恐怖啊。 所以是不是可以反思一下,因為月中在台灣真的太理所當然了,甚至到了誰的老公嫌貴還會被勸離的程度….難道不貴嗎?根本全民洗腦啊! 如果是沒有後援只能住月中我還可以理解,重點是很多人根本把月中當度假,大言不慚的說寶寶哭了就推回育嬰室,還一堆人按讚,我真心不懂。 之前在媽媽社團看到一個媽媽說自己有在育嬰室工作過的經驗,想自己(和先生?)在家做月子,問大家意見,想當然底下一片勸退。我當時跟她聊一聊發現她也是有在國外生活的經驗,也跟我的想法非常像,難道台灣女性真的比較弱一定要在月中好吃好住身心才能復原嗎? 所以我想應該是整個社會風氣(集體洗腦)的影響吧?!
12
回覆
22
轉發
4

作者

Choya
choya8684
profile
粉絲
35
串文
137+

回覆

轉發

24小時粉絲增長

發文前

33

發文後24小時

33

變化

0 (0.00%)

互動率

(讚 + 回覆 + 轉發) / 粉絲數
108.57%

回覆 (BETA)

最先回覆的內容
發文後用戶內容
6 小時內
profile
林思齊
stv__l_i_n
三寶爸路過,我們是選擇月嫂 月子中心的存在其實是為了提供新手爸媽更多選擇和支持,特別是沒有後援的情況下。但隨著月中風氣過盛,反而讓許多家庭背負了額外的壓力和期望。其實國外的媽媽大多靠自己和伴侶在家照顧新生兒,也一樣走過產後恢復的過程。關鍵在於夫妻之間的支持、家人的幫助和心態的調適。過度依賴月中服務,甚至把它視為標準,會讓我們忽略了家庭和內在的力量。選擇在於自己,沒有標準答案。
7 小時內
profile
Stanford Hsu
stanfordhsu
輿論創造需求,但還是有幫助啦
12 小時內
profile
Liann Chang
g30435
因為先生通常要回去上班,沒有那麼長的假 等於產婦出院傷口還沒好,一天就要自己帶嬰10小時以上,也沒人照顧。 月嫂的缺點是家裡要有房間可以供住,除非是只有白天來幫忙。 但爸爸早上上班,晚上回來帶嬰可能也不夠體力,國外沒有月中但是爸爸是假可以支持的
14 小時內
profile
Isotope Kao
kaoisotope
先確定有兩個人輪流帶啊…我是請月嫂但我覺得有人需要去跟別人無關
14 小時內
profile
Mann Yuh Yen
mann_yuh
有後援覺得超級沒必要 我是請月嫂但月嫂超雷 兩個禮拜辭退他 我爸媽和老公有幫忙就可以了
17 小時內
profile
Rebecca K.
rebeccayannika
其實不只月中呀!透過網路散佈的「標配」好多!人生/婚姻/配偶/下一代…等等;而且很多時候網民都把對方當作同時代同年紀的人在批評建議呀
18 小時內
profile
小夏媽咪新生兒寫真
shinenewbornbaby
我覺得你敢逆風寫這篇文章很勇敢, 因為目前的風氣就是住月中是必要的如果有人提出沒有絕對必要入住月中的話題,那完了!很多人會跳腳。 大家都說這個世代的人沒有錢,很難生活 但是生小孩住月中的比例卻是高於過去十年非常多, 觀察下來,現在的社會氛圍就是網紅自媒體當道,有多數人是追隨網路上的潮流在決定自己生活的方式⋯⋯ 能夠真正體會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的人,反而不多。
20 小時內
profile
Peggy Li
chipher
台灣月中風氣盛,是因為沒後援,爸爸要上班也沒空,光靠產婦自己照顧太累了,雖然勞保規定父親也能請育嬰假,但職場現況並沒有這麼友善
21 小時內
profile
Susan蘇珊
susanmeowch
我也有想過這件事,綜合我看到的狀態,台灣的爸爸要真的請假一起在家顧小孩很困難,然後大部分看到有後援的,長輩不會尊重媽媽的養育方式 如果真的沒有請月嫂或進月中,就會獲得一個身心俱疲的媽媽,跟一個覺得老婆真幸福都待在家睡覺的捐精者 所以月中或月嫂對我來說,比較像是自己顧小孩的前哨戰,先練習,慢慢熟悉,然後至少確保有時間可以恢復體力跟傷口,而且很多住過月中的人也說,這樣就可以合理限制親友探望

© 2025 Threadser.net. 版權所有。

Threadser.net 與 Meta Platforms, Inc. 無關,未經其認可、贊助或特別批准。

Threadser.net 也不與 Meta 的"Threads" 產品存在任何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