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8 16:01
今年是我做零售最硬的一年
準確的說更像是 #消費行為 產生根本性的變化
從去年延續到今年初的房地產超熱
股市ETF及個股超熱門
超頻繁的出國旅遊、洽公
各國藝人來台開演唱會場場爆滿
各種聯名IP商品造成瘋狂搶購
大家其實都還是很有消費實力
改變的不是消費實力
而是將 #消費目標轉移到可以讓生活更舒壓的地方
從 #功能取向 改變成 #心理取向
過去消費者選擇時比較重視商品的實際功能
品牌只要能夠提供越多功能就可以賣更高的價格
但今年消費者在購買實用型商品時
只願意為自己會用到的功能買單
反正再多功能也用不到
追求 #夠用就好 的生活方式
直接造成實用型商品的花費預算下降
而這些消費力沒有消失
是 #轉移到可以滿足心理需求的地方
例如上面提到的出國旅遊、娛樂活動、藝文體驗等
今天若有一個符合需求的商品加上滿足心理的IP
因滿足了消費者心理需求
就更有可能願意買單甚至花費更高的預算購買
消費力從 #功能滿足 取向轉變成 #心理滿足
(當然不只限於IP加持的方式)
以前可能會買一張很厲害的床墊
現在可能會選擇可以滿足自己需求的床墊就好
或者是選擇一張有IP聯名床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