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6 12:07
我發現有些事情,即便想破頭也難以理解。
當所有檢測結果與數據都正常,孩子僅是比「標準」略小一號,卻被醫生催促著趕快催生,「很多媽媽都想著放在肚子裡養,養到最後,胎兒就突然沒有心跳。」
我百思不解為什麼穩定成長中的胎兒,需要以催生的方式介入,奪走他的出生自主權?那些所謂的「標準數據」,究竟是依據什麼而來?當我提問,換來的不是答案,而是弦外之音中的責難。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醫生要用販售恐懼的方式,取代耐心的解釋?產婦的心情照料不是很重要嗎?更令人費解的是,該醫生並不會參與每位產婦的分娩過程,我好奇他接生的孩子數量是如何支撐他對於催生的優勢背書。(尤其當論述並非完整,且是與我曾閱讀過的所有溫柔生產相關書籍是如此南轅北轍。)
一離開醫院,和伴侶各自陷入漫長的思考後,我想起前陣子在「海豚之道」的專訪中,「布米塞哈特峇里助產院」(Bumi Sehat Bali clinic)創始人Robin Lim分享的故事特別觸動人心。她在影片中提到的"tell the mother i believe in you",道出了給予產婦來的巨大支持力量的重要。
溫柔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