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0 06:34
收了一張朋友的票,週末一早看了久違的一場金馬影展的電影。
體感上上一次來信義區像是十年前,實際上想想確實一年內可能也不會超過5次,大多更只是朋友聚餐的餐廳剛好在這,結束聚會也就離開了。
大學時因為打工跟位置關係,最常去的地方除了公館之外大概就是信義區。如果要看電影,信義威秀是「主流」的首選(國賓長春的文青情懷,應該是再之後一點的事)。好幾個同學畢業後融入了用工作證穿梭建築之間的腳步,跟著西裝筆挺、豔麗光鮮的人群,撐起了一種信義區給予的未來想像。
前陣子跟朋友聊天,他們近兩年「入坑」金馬影展,資料夾裡放著一疊得來不易,場次時間卻排序無章的搶票戰利品,才想起以前也曾有那份浪漫。好幾年沒跟上這波屬於台北這座城市的熱潮,那是北漂後才懂得有如新大陸的欣喜。ibon排隊的回憶,已是老人言了,主流的信義威秀,也早成為近幾年影展的主要場地了。
生活中時不時地會嚐到改變的滋味,沒能跟上台北人的腳步,好像也不再覺得可惜。有些喜歡的自己留下了,有些喜歡的自己則在不知不覺中,再也找不到了。
然後我家現在去信義區坐公車來回要2個小時,真的是沒事不會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