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1 07:45
終於讀完探究歷史的「二段」啦~ 安德森有翻轉一些我的負面的刻板印象 但也有些不是很認同的東西 他立場是反帝的(譯者說的),跟我一開始以為他想要解構傳統民族國家或批判新興國家的民族主義的刻板印象很不一樣。 作者的專業是東南亞,寫越南時他認為胡志明更民族主義比起社會主義;而對它沒過多書寫的中國,他就只用因為中共住進紫禁城(明明就是中南海…)、毛澤東尊秦(有沒有一種可能那是為了批孔)就認定它也脫離不了民族主義,但又不對這個明明更複雜的民族問題(多民族+半殖民地情況)進行探討 而台灣部分他雖用了一章,但也就只是平常會聽到的:1895後中國丟失台灣,而就像其他未收復的故土一樣,北京總有一天會承認你獨立(後半句這我倒第一次聽說)。 這是直接用台灣地位未定論略過了1945~1949間的劇烈變動嗎?那裡才是認同歧異的根源吧?就算認為是非法佔領但它也確實佔領了啊,那章讀來就內容量而言有點失望。 雖然書中說了語言只是工具而不是民族的特徵,但我還是用福爾摩沙用得那麼有感情(比起台灣)。 總之希望下禮拜四不要寫出來太爛🙏🙏
6
回覆
1
轉發
1

回覆

轉發

24小時粉絲增長

發文前

112

發文後24小時

113

變化

+1 (0.89%)

互動率

(讚 + 回覆 + 轉發) / 粉絲數
6.90%

© 2025 Threadser.net. 版權所有。

Threadser.net 與 Meta Platforms, Inc. 無關,未經其認可、贊助或特別批准。

Threadser.net 也不與 Meta 的"Threads" 產品存在任何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