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3 15:15
台灣底片 圈就是被這種知識量不足又愛自己亂解讀的搞爛的,講滿嘴錯誤理論,被反駁就封鎖人家眼不見為淨,鴕鳥心態展現得淋漓盡致。
底片沒有什麼「最佳快門」,圖二是依據陽光16法則得出的簡易測光法,只要在不手震的前提下,你要用多少快門速度,who cares?只是過長的曝光時間要注意倒易率失效。
快門速度怎麼選擇?我只能建議手持最慢不要比鏡頭焦段的倒數慢,如50mm鏡頭的快門速度建議大於1/50,這叫安全快門,除此之外只要曝光充足,要多快誰理你啊。
光圈則要看每顆鏡頭設計不同,現代鏡頭通常收1、2檔光圈,就接近光學性能最佳區間,在f8~f11之後因繞射現象,畫質會下降。
而底片時期鏡頭最佳解像力區間約在f5.6~f11區間,詳細需要參照如Zemax等光學模擬軟體。MTF圖是精簡過的光學性能圖表,也有一定參考價值。
那光圈值超過這個範圍就不能拍嗎?當然不是,光圈只是控制曝光、景深的工具,一樣愛用多少用多少。
說實在的有什麼不懂、需要請教的,好好提出來問不可能沒人幫你解答,而不是講的好像一副大道理,內涵卻青黃不接。
建議至少先嘗試自己沖片,增加點暗房知識再「教學」,比較不會那麼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