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er.net
數據
關鍵字
功能建議
Following
Threads
Login
串文
串文鏈結
2024-12-06 13:19
長久以來,摩托車作為追風與自由穿梭大街小巷的象徵,深受台灣人的喜愛。 想去哪就去哪、不受拘束、好停車、不太怕塞車的特性也很切合大家的需要。 但電動機車不太一樣。 換電站位置的限制讓行程得在某方面遷就; 里程的限制讓每次出遠門都像在算數,超過里程過後的計價簡直把使用者當盤子; 而且表面上顯示的剩餘電量還沒辦法完全相信,騎行戰戰兢兢的。 一個象徵自由的交通工具,以綠能或者環保的名義包裝,用月租、換電站以及電池帶給使用者滿滿的束縛。
讚
7
回覆
0
轉發
作者
楊承鑫
zack_yyang
粉絲
1,602
串文
210+
讚
回覆
轉發
24小時粉絲增長
發文前
1,550
發文後24小時
1,551
變化
+1 (0.06%)
互動率
(讚 + 回覆 + 轉發) / 粉絲數
0.44%
回覆 (BETA)
最先回覆的內容
發文後
用戶
內容
12 小時內
林潔晨
linjiechen23
有沒有一種可能,電動車就是為了應付越來越多人不婚不生不買房的情況而突然被政府推崇的? 人民開始躺平或是降低欲望的話就沒有讓他們繼續不問薪資埋頭工作的軟肋,所以得另外開闢一條新的生活開銷好增加人民的生活成本,如果可以間接限制其行動能力就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