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9 20:54
“两岸民间的友好交流”
“民间”一词,真是大哉问!因为两岸互不承认主权,各执一词的关系,导致几乎所有官方层面上的交流,其实多会找一个“民间”的名义。不然官方名义根本没办法,到底是父子局,兄弟局,还是路人句?哪个都不合适,只能“民间”化。最典型就是“海基会”和“海协会”这两个掩耳盗铃的组织,谁都知道里面其实是些什么人在管,说出来的话签下来的字代表些什么,但我们是“民间”啦!你看,我们是“会”,不是“府”也不是“院”,不是“部”也不是“局”。
中华民国的领导人及高级官员,在任期间是不可能访问大陆地区的,中共这边同理,想要见面只能找第三国。两岸省市级官员级别的互访,也多得套一个“文化交流”,“XX论坛”,“友好城市”之类的半掩门名义。马英九,连战,宋楚瑜,都是下野了才会去访问啦,讲学啦,考察啦,祭祖啦……总而言之,反正是“民间”。
但以上“民间”,其实都是“官方”,说的话,做的事,出行的路线,考察的地点,随扈的人员都完全不“民间”,这简直是瞎眼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