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4 15:02
老人推著老人,在政府設置的人行道上,一邊是燈桿、一邊是台電變電箱,剩餘的寬度不足以讓輪椅通過,老人家只能推下人行道,但是推下人行道就又上不去了,進退兩難之下,老人家無奈的用手拍了一下燈桿。
政府應該思考的是積極的建設人行道,保證人行道足夠寬敞舒適,而且要積極取締佔用人行道擺攤的商家、佔用人行道擺盆栽的住家、敲除私自在人行道鋪設的水泥斜坡。
在未來數十年可以預見的老人化社會,已經沒辦法讓人人都開車上路了,總有一天你我都要放下駕照,用雙腳走路去買菜、去購物、去串門子。
創造優良的行人環境,讓越來越多人步行上路,對社會有多方面的好處。
1.汽機車減少,有助於車流順暢,減少汽機車排氣污染。
2.買菜、購物來回走個二十分鐘,有助身體健康,而且不用再花時間去操場走路散步。
3.學生都走路上學,家長可以不用接送,家長自由時間增加,增加小孩獨立生活的能力。
4.走路搭配大眾運輸,在大眾運輸上可以滑手機、可以準備公事、可以背單字,大眾運輸通勤一小時,其實是賺了一小時的時間。開車半小時只能專注開車,其實是每天少了半小時。
長期下來,不需要用車的人就可以省下買車、養車的費用,每十年可以省下幾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