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er.net
數據
關鍵字
Threads
Login
串文
串文鏈結
2024-12-17 16:04
《 藝評062- 站在桌子上不說話》 前陣子才知道Threads有小鈴鐺🔔可以按,快請幫按小鈴噹,緊追當代、理解當代、成為當代🔥;本篇藉由下面這張AI作品圖來淺談 藝術 符號學。 🔺符號學是道功夫菜!! 符號語言,擁有「測不準定理的屬性」,受到文史哲社科的綜合影響,同一字詞(題)的定義,必然動態挪移,而這一現象在語言學中稱為「語用學」。 「語言不會站在原地讓我們消費,它的定義源自於這個時代怎麼使用它」 🔺語用大於一切 當符號經歷極大的時空、文化跨度,傳言功能(攜帶訊息的能力)已經弱化,取而代之是「象徵性」;例如:大衛石膏胸像,在語用之中已經成為「美術課、學院」的象徵性符號。而本作中的埃及陶罐、可口可樂倆符號,正是語用的象徵性膨脹之例子, 🔺談談作品 在一陶製水器上同時印有「類似埃及聖書體」與「可口可樂(商標)」,可口可樂有著商品化與西方強勢的語用功能,但埃及的瓦罐卻不是大量生產可以複製的,語用上更傾向是一種歷史工藝、遺留物。 🔺談談藝術性 而極端的敘事差異,讓敘事連接更脫離日常語言,更像是詩歌語言。「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這是差異書寫,也是超現實主義,它是一種純粹的詩」
讚
63
回覆
2
轉發
作者
台北藝評人 — Ivan Li
shelter_artwork
粉絲
4,993
串文
251+
讚
回覆
轉發
24小時粉絲增長
發文前
4,295
發文後24小時
4,296
變化
+1 (0.02%)
互動率
(讚 + 回覆 + 轉發) / 粉絲數
1.30%
回覆 (BETA)
最先回覆的內容
發文後
用戶
內容
6 分鐘內
台北藝評人 — Ivan Li
shelter_artwork
『 補充必須冷知識 』 另一個「語用」的好範例,出自我與友人 東吳大學 中文系教授 連蔚勤博士的談話: 「『即便』的用法是誤用,是『即使』才對;因為大家一直誤用,反而成為了新詞」,連博說道。我想這就是語用學的另外一種魔力吧🔥 本作品(上圖)圖源不詳(ai),摘自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izarreartt2.0/profilecard/?igsh=MXJ2OWg1eXNkeHFv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