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8 22:13
回到這次的事件,國民黨在立法過程上有很多的瑕疵,說真的根本沒必要這樣搞,徒增國會少數黨反對的資本,也導致了民眾的質疑,即便把反對者都認定為執政黨的同溫層及支持群眾,雖然擴張到其他群體的效果遠不及太陽花,但還是有影響的,這樣做大可不必。
政治極化日趨嚴重,不同陣營、立場及意識形態的支持者鮮少,或根本沒在對話,而若目的是截然相反的,好像也沒有對話或回應的必要,反正互不影響群眾的支持基礎,也不會影響選舉時的選票分佈。
青鳥譴責其他人為何要投給藍白、導致今天的狀況,但同溫層外,也許藍白選民的目的就是這樣,在同個案子上,接觸到的論述、政策目的還有價值觀截然不同。因此青鳥的訴求若是「程序不正義」,我覺得尚有討論跟溝通的空間,但若是針對比如罷免門檻、財劃法修法等,這種目的明確、路線政策性的就沒什麼好討論了。這就很像今天統促黨組織了一個遊行,跑到民進黨跟基進黨黨部說我要你們公開反台獨、給我出來面對一樣。
這次提到了很多議題,以「罷免」來說,我覺得本質上涉及了「契約」的概念,然後還有建設性罷免、報復性罷免,或是把整個選區都拉入「政治運動」等,找個時間來撰文寫個投書,甚至可以當研究題目了。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