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er.net
數據
關鍵字
Threads
Login
串文
串文鏈結
2025-01-18 13:38
本來也想要寫一篇類似的觀點分享,但看到這篇就覺得我可以不用寫了😆 藝文產業很難脫離補助,但確實不能變成依賴補助,或只有補助。 我不認同陳玉珍大刀刪除公視的預算,但認為這確實是一次影視圈內人檢視自己是否過度依賴補助(不只是公視,而是整個文化部的補助),產業是否長期被少數人資源把持著(包含評審和拿到補助的人)的好時機。
讚
11
回覆
1
轉發
作者
Katie Peng
peng810617
粉絲
654
串文
1,229+
讚
回覆
轉發
24小時粉絲增長
發文前
635
發文後24小時
635
變化
0 (0.00%)
互動率
(讚 + 回覆 + 轉發) / 粉絲數
1.83%
回覆 (BETA)
最先回覆的內容
發文後
用戶
內容
14 小時內
Kai
kai_cultural_researcher
我覺得還是有許多探究的空間,如: 如何把台灣的文化內容市場變大? 面對一集已經不是400萬就能解決的影視產業,在補助之外還有什麼能做的? 韓國媒合了企業(這個部分台灣政府在鼓勵企業投資減稅也許可以做更多,如整理相關基金會等,這個同時也可以減稅。) 再來就是規定戲院一年至少140多天要播映韓國製作的電影,這個政策台灣之前戒嚴時有擬定過,但從未施行。 我們可以往東南亞、歐洲走,但台灣從來不是一個正常化的國家,所以在與他國做貿易時,關稅常常增加了成本,加入跨國團體也面臨刁難問題,這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根本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