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5 18:30
好人壞人的善惡二元論看起來很不對勁,
但要注意這邊的好人壞人是以「單個笑話」為單位,
開車撞進便利商店的大學生可能是壞人,
但如果脈絡前進到考照標準很隨便時,
壞人就會變成監理機關,大學生是這個笑話裡的好人。
好壞在這邊更像是一個溝通上的 token
而非絕對的好壞。
----
在議題類笑話撰寫上,
1 在各種情況都是最好,2 得避免。
3 4 5 如果好笑程度一樣的話,
3 會增加、4 5 會減緩張力。
所以理想上可以視情況選擇需要的笑點類型。
雖然寫得這麼有餘裕,
但大多時候還是能想到一種好笑的笑點就謝天謝地了。
----
舉個前陣子的新聞當例子:
「南韓濟州航空發生意外,韓國貢茶店的主管竟發通知,要求員工若發生墜機,要先通知主管。」
如果這個是我們要討論的議題,
比如說職場的有毒文化,
那 1 就會是主管或是貢茶這個品牌、
2 是員工、3 可能是航空公司或是勞動部署長、
4 可能是「Line 表示我們會推出專用貼圖」、
5 可能是「還好我忙到根本沒空出國玩嗚嗚嗚」
總之期望能寫出更多 1 的好笑點,
讓後面幾集的欸再好笑點。
( 這個無聊的對稱笑點是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