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er.net
數據
關鍵字
Threads
Login
串文
串文鏈結
2025-01-16 18:17
1915-1917 德意志帝國 財政 經濟與行政 @1 導論 1871年,普魯士完成了對德國的統一。 在之後的數十年間以工業化與沿襲自普魯士王國時期的舉國體制成為歐陸發達國家。 在1914年戰前,其鋼鐵產量占歐洲總產量2/3、煤炭產量占歐洲總產量1/2、電能產量則為英、法、義三國總和之1.2倍。 而19世紀的列強在兩次工業革命後將本國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此時興起的全球化貿易與工業化讓各國獲得了多於過去較為封閉的經濟體,所能生產的產量。並在日益擴張的農業與原物料需求下,使其進口原物料的需求增加。由此而生的結果便是向在以武力獲取、並建立以初級出口產業為主的海外殖民地不斷進口所需資源。 戰前糧食的進口量佔各列強進口量的75%至85%不等;工業製成品出口則為65%至80%。 由於此時的海外殖民空間對於作為新興國家的德意志帝國而言極為有限,在早於之前英法便領有廣袤、當時陸地面積約30%的土地。而此時德意志帝國的殖民地僅為坦加尼喀、多哥蘭、德屬東非、索羅門群島與山東租借地。
讚
1
回覆
1
轉發
作者
Anton_lwm_2527
anton_lwm_2527
粉絲
82
串文
410+
讚
回覆
轉發
24小時粉絲增長
發文前
82
發文後24小時
81
變化
-1 (-1.22%)
互動率
(讚 + 回覆 + 轉發) / 粉絲數
2.44%
回覆 (BETA)
最先回覆的內容
發文後
用戶
內容
18 分鐘內
Anton_lwm_2527
anton_lwm_2527
一戰的戰爭性質,在之前的克里米亞戰爭、日俄戰爭的不同面向與形式下,所形塑的總體戰,即為對儲備與調度運用的能力。 而在開戰後,英國優勢海軍便封鎖了德國由日德蘭半島東部進出北海的出口,切斷其向外與美洲、海外中立國與其殖民地的貿易。此舉讓德國開戰首年的進口量下降近一半。 此為經濟上的戰爭。 大戰之時德國調動其國內的男子赴各前線作戰,即使此時國內女性也投入製造工廠,但效率因為缺乏原物料及人力依舊不足。 此時德國的應對之策是其「經濟效率原則」,將小工廠的投入資源與人力集中至審批運營的大工廠以提升效率並節省煤炭。 此外於1916年12月5日頒布的《救國服役條例》(Gesetz uber den vaterlandischen Hilfsdien)限制工人離職,並投入女工、「限制國民糧食消費」、「 重要原料收歸國有」等處置措施,則是戰爭中經濟領域內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