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7 09:33
台灣過去的道路設計幾乎都不會考慮人行道
沿襲美援時期帶來的大公路主義
路要開多寬就多寬、車輛通行順暢是第一原則
結果根本不懂得什麼是道路空間分配
一條外側車道動輒5~7公尺
完全沒分配停車帶或人行空間
車流混亂、車子靠邊隨便停
你問行人要走哪?抱歉,沒有給你走的路
這幾年各地政府開始大動作蓋實體/畫標線型人行道
有開始道路改革固然值得鼓勵
但其實仔細想想
現在只不過就是欠債已經到了無法負荷的地步
到現在才突然覺醒應該要還給人家
道路和交通問題就是台灣人承擔的歷史共業
當過去規劃不完善的空間現在要補救
但有限又難以重新規劃的道路空間、騎樓私有財產和公眾利用的衝突、多數民眾根深蒂固覺得「路寬才好開,沒有人走就不用人行道」的車本概念、無知民眾強烈反對、交通單位權責破碎、需要改善的量太大以至於經費不敷
這些全部都是現在要改造道路遇到的阻礙
政府當然也想直接蓋實體人行道
問題就是經費不見得足夠,而且旁邊住戶會因為「影響自家車輛進出」而抗爭
所以只能屈就於標線型人行道
但台灣極爛的駕訓制度養出許多交通素質低落的人民
滿滿違停常常造成人行道蓋了等於沒蓋
台灣的交通什麼時候才能真正覺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