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7 14:27
不要將親密關係的期望寄託於對未來的幻想,而是專注於目前觸手可及的對象,正視自己的情感與彼此的關係,欣然且勇敢地拉近距離。
──這是我身為迴避型人格的自我期許。🙂
於是,主動地、跟家人報備我的動向;主動地、回家時為家人帶了點心;主動地、和朋友說「我也要去」;主動地、問朋友「要不要吃個飯」。
主動地做了一些、因為感覺有點彆扭,所以迴避型會習慣省略的、稀鬆平常的事情。或許只有我們自己知道,這其實有著非凡的意義。
保持情緒穩定,專注於眼前的交流,放下無謂的抗拒。不要閃躲眼神、不要否定話題、不要敷衍分心,也不要忽視對方的需求或感受。
就像面對一顆筆直朝自己高飛而來的排球,積極地移動腳步、勇敢地站穩姿勢,動作不要緊張畏縮,其實就可以輕鬆地擊回一記好球。
出乎意料的是:當我開始下意識地注重這些細節,竟然不覺得疲憊,反而由衷地感到喜悅,並且增加了人際關係中的自信心與安全感。
下次再分享一些跟迴避型相處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