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8 12:42
(2/19) 生態與社會行為 旱獺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動物,通常以家庭為單位群居,形成穩定的群落結構。每個家庭群體通常由2至5隻成體和2至6隻幼崽組成,群體內的成員之間具有高度的親緣關係(Kehrmann et al., 2020)。旱獺主要在晨昏時段活動,這一行為可能是對高溫環境的適應,有助於避免正午的酷熱。牠們的群體內常設有哨兵負責警戒,哨兵在遇到潛在威脅時會發出警報聲,提醒其他成員迅速撤回洞穴內的安全地帶。 旱獺的洞穴系統在其生存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不僅是牠們的主要棲息地,還能在調節微氣候和提供庇護所方面發揮多功能效益(Suuri et al., 2022)。洞穴內的環境全年相對穩定,夏季洞穴的溫度通常低於地表,為旱獺提供了避暑的場所;冬季則能保持溫暖,成為冬眠期間的理想避難所(Valkó et al., 2021)。洞穴的結構深度和複雜程度依環境條件而異,例如,在寒冷地區,洞穴深度可達4至5米,以維持適宜的冬眠溫度(Suuri et al., 2022)。
0
回覆
17
轉發

回覆

轉發

24小時粉絲增長

發文前

3,325

發文後24小時

3,333

變化

+8 (0.24%)

互動率

(讚 + 回覆 + 轉發) / 粉絲數
0.51%

© 2025 Threadser.net. 版權所有。

Threadser.net 與 Meta Platforms, Inc. 無關,未經其認可、贊助或特別批准。

Threadser.net 也不與 Meta 的"Threads" 產品存在任何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