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6 10:47
四個錯誤的自我挫敗理論 拖延和自我挫敗的行為,看起來可能會讓人覺得有趣、沮喪、困惑、憤怒或可憐,這取決於你的觀點。自我挫敗是一種非常普通的人性特質,以至於我們幾乎每天都會遇到。很多研究者都試圖對自我挫敗行為提出一些詮釋,包含以下這些流行的理論: 1.你基本上是懶惰的,這就是你的「天性」。2.你想要傷害自己和受苦。你喜歡憂鬱的感覺,或是有一種自我毁滅的動力,即一種「尋死的渴望」。3.你有被動攻擊傾向,想要用耍廢惹惱身邊的人。4.你肯定從你的拖延和耍廢中,獲得了一些「好處」。 上述每一個著名的詮釋,分別代表了一個心理學理論,而且都是錯的。 第一個「特質」理論,你的無所事事被看作是一種固定的人格特質,源自你的「懶惰」本性。這個理論的問題在於,它只是給問題貼標籤,沒有說明問題。 第二種模式暗示你想要傷害自己、想要受苦,因為這類行為有某種令人感到愉悅或滿足的東西。這個理論有點荒唐,但很受許多治療師的支持。如果你有一種直覺,覺得你或別人喜歡沉浸在憂鬱和耍廢的狀態中,那麼請提醒自己,憂鬱症是人類最難以忍受的一種痛苦。 續
4
回覆
1
轉發

回覆

轉發

24小時粉絲增長

發文前

957

發文後24小時

958

變化

+1 (0.10%)

互動率

(讚 + 回覆 + 轉發) / 粉絲數
0.51%

© 2025 Threadser.net. 版權所有。

Threadser.net 與 Meta Platforms, Inc. 無關,未經其認可、贊助或特別批准。

Threadser.net 也不與 Meta 的"Threads" 產品存在任何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