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8 06:20
讓麥當勞無條件擔起全部的責任,我舉雙手贊成。
畢竟麥當勞在整起事件中,是個標的最為明確、最有資源的對象,最有可能撫卹家屬以及平息群眾的情緒。這也是為什麼它比起實質的加害者,更成為「網路上」的眾矢之的。
麥當勞肯定有責任,但涉入這起事件的其他人呢?我們可以去同理父母、同儕、師長、同事的道德困境,但麥當勞沒有這個問題,於是它成為了一個洩憤的對象,為了轉移我們對悲劇的無力感。
讓社會保持對性犯罪的憤怒,讓大企業更重視性別議題沒什麼不好。但「抵制麥當勞」和「嘲諷抵制麥當勞」都是同等無意義和濫情的表現,因為群眾的情緒只對個案有效,更多的犯罪都發生在大眾視野之外。
雖然很多人滑完threads 可能相當憤怒和失望,但我不覺得這個社會有缺乏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