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2 04:14
托爾斯泰 (Leo Tolstoy) 的話進一步印證了這一點:「幸福並不取決於周圍的事物,而取決於我們內心的想法。」
我們的世界是主觀的,幸福是由我們自己塑造,而非他人賦予。
感受當下,重拾滿足感
科學上講,幸福感來自於多巴胺的作用。那些讓你感到欣快的時刻,比如一首讓你感動的歌或一部觸動內心的電影,都是多巴胺運作的結果。但這種幸福的來源,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
我們常常因為分心而錯過了生活中的美好。例如滑著手機吃飯時,我們無法專注於這頓飯的味道;而此時此刻,我們應該做的,其實是好好享受這一餐的滋味。
海德格爾 (Martin Heidegger) 曾說:「存在的意義只有在當下才能被真正體會。」
當我們放下對未來的焦慮、對過去的悔恨,將注意力拉回當下,才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小確幸。
減少慾望,找到幸福的解方
幸福的真諦,不在於滿足慾望,而在於感受當下。當我們學會放下多餘的渴求,專注於當下正在做的事情,幸福自然會悄然降臨。
簡單的生活並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讓我們有更多空間去發現生命的真實與美好。
就如同蘇格拉底的智慧:「最富有的人是滿足於最少的人,因為滿足本身就是自然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