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er.net
數據
關鍵字
Threads
Login
串文
串文鏈結
2025-01-19 08:05
譯法討論:被動語態(兩層次考量、翻譯腔、真實譯例) 翻譯新手容易太貼原文,不當直譯「被動語態」導致翻譯腔。 以英翻中為例,處理「被動語態」時的考量分為兩個層次: - 一、中文要不要翻成被動句? -->英文用被動語態時,中文不一定適合跟著被動。 -->譯者應根據「中文語境」判斷要用主動 or 被動。 - 二、翻成被動句的話,要不要用「被字句」? -->中文表現被動句的方式有很多,一律用「被」恐怕過於死板。 ──↓以下逐項討論:
讚
45
回覆
4
轉發
作者
Apollo Lee (李永洋)
yylee0117
粉絲
610
串文
611+
讚
回覆
轉發
24小時粉絲增長
發文前
503
發文後24小時
510
變化
+7 (1.39%)
互動率
(讚 + 回覆 + 轉發) / 粉絲數
8.03%
回覆 (BETA)
最先回覆的內容
發文後
用戶
內容
幾秒內
Apollo Lee (李永洋)
yylee0117
一、中文要不要翻成被動句? 回答如何根據「中文語境」判斷要不要用「被動句」之前,我想先討論問題的根源: ● 為什麼英文的被動語態不該一律照翻? 原因在於中文和英文的 2 項差異: (1) 文法自由度 在英文裡,主詞受詞的位置較嚴格,被動語態的出現頻率較高。 反觀中文,被動語態的出現頻率較低──因為屬於「話題優先語言(Topic-Prominent Language)」,主語賓語的擺放位置較自由,很多句子都可以「化被動為主動」,較少因為文法限制而不得不用被動句的情況。 在自然的情況下:英文被動句較多,中文被動句較少。 因此,英翻中時,當然會有某些被動語態不必保留。 *例:我們不會說「自然有某些被動語態不必『被』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