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9 06:21
這篇分享讓我想起一件事。 研究所時聽某個大學在台灣讀影視科系的同學說他和同學申請過短輔,我問他那個作品拍了什麼,他說:就失能家庭啊、邊緣人高中生啊,評審就喜歡這些題材,他們喜歡什麼我們就拍什麼,拿得到補助比較重要。 那時候我內心大受震撼,心想:為什麼只是大學生而已就如此現實?為什麼拍學生短片也會出現討好、迎合甲方爸爸的心態?為什麼學生階段思考的不是自己想拍什麼、嘗試什麼,而是評審喜歡什麼、想看什麼? 到底哪裡出了錯? 如果連大學生都會有這種投機心理,那更別說業界了。 拿到補助、拿到投資最重要,至於拍什麼?有那麼重要嗎? - 避免不明所以的人看到黑影就開槍,再次強調,我認為藝文界補助有其必要性與重要性,但我們不能否認有些人會把補助單純視為拿到資金的手段,而這些人到底是不是值得補助的對象,這是所有人要思考的。 但我得說,補助機制的設計和定期檢視調整才是根本,因為少部分投機者仍是在遊戲規則內做事,如果沒有投機的機會他們也投機不了。
45
回覆
19
轉發
8

作者

Katie Peng
peng810617
profile
粉絲
636
串文
1,193+

回覆

轉發

24小時粉絲增長

發文前

635

發文後24小時

636

變化

+1 (0.16%)

互動率

(讚 + 回覆 + 轉發) / 粉絲數
11.32%

回覆 (BETA)

最先回覆的內容
發文後用戶內容
2 小時內
profile
Bearle
abearpple
为了拍评审想要的题材而拍,不单单是在台湾拿补助,许多中国的海外创作者(or留学生)在创作自己作品的时候,也会去选择评审青睐的亚洲题材(使用很好的摄影,展现中国的权力关系/家庭故事,但并没有具体的很好的表达),(说的就是家庭简史和天下乌鸦)。 讨好评委并不是问题,但有真实的、好的表达很重要。重点是评委要如何从大量重复性的题材、剧本或是proposal里找到有生命力的创作者,又需要在怎样的土壤里才会产生有生命力的创作者?如果某一年,我们没有找到足够有生命力的创作者怎么办? 当然 这些考虑、讨论陈玉珍都是没有的。
9 小時內
profile
New goldenumi
goldenumi
文化部的補助有很嚴謹的審查機制,不是符合評審個人喜好選擇的題目,而且都會做記錄留存。如果拍攝關懷弱勢者的議題能夠獲得補助,拍片者又能磨練自己,對社會是壞事嗎? 如果有大學生瞧不起這類題材,他有想拍的題目,他可以去投比賽、找企業拉贊助,用其他方式去取得資金。
14 小時內
profile
Arden Teng
arden3113
補助以50%為上限,另外50%我們要自籌,跟文化部簽了約就必須準時交出作品結案,結案不能亂拍必須全部評審同意。 如果沒有找到那50%怎麼辦?政府不會管你,如果棄權不拍以後兩年不能再申請。所以大部分的人是拿著50%的輔導金、自己再貼50%的錢去拍片。所以我們都是窮死了,到底哪裏有錢能夠放進我口袋。 我身邊的人有抵押房子、抵押家裏的地、信用貸款、去做藥物實驗的⋯⋯ 一定有人說誰知道你會不會預算灌水,評審都是業界資深的人他們也不是吃素的,會直接對半砍。

© 2025 Threadser.net. 版權所有。

Threadser.net 與 Meta Platforms, Inc. 無關,未經其認可、贊助或特別批准。

Threadser.net 也不與 Meta 的"Threads" 產品存在任何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