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9 12:49
擁擠的捷運上,一位略有年紀的女士進入車廂,眼神搜索著可以抓握的扶手⋯⋯
(Ps.她的手可觸範圍是有拉環的,立柱上也還有各種高度的空位選擇。)
然而幾秒鐘過後,她選擇轉身將身體倚靠在已有三個人(包含我)抓握的立柱。
我不禁困惑與翻了翻白眼,與對面的中年男子交換了眼神。
然後,我聽見我自己的聲音:『 小姐,妳其實可以轉過來抓把手,妳這樣靠著別人都沒有辦法抓了。』
這位女士,帶著笑意說著:『 不好意思,妳不要生氣。』
他的笑容與那句:『你不要生氣』
讓我感到不舒服,甚至真正的生氣。
我明確且平和的表達狀態與建議,卻被冠上了『生氣』的情緒?
而另一個層面我在思考著,我這個不舒服的感受⋯⋯
是不是因為我的意識也在譴責這個『生氣』的情緒定義呢?
因此我感覺,這是被怪罪或不善待的。
—————————————————————
今日上午小小的插曲,到了夜晚我能就思考著:
情緒都是中性的,但會因為每個人的歷程、狀態,而被賦予了感覺、顏色、起伏。
隨時,都是看見自己和學習的機會。
日常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