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0 12:50
不太確定這文章裡說的寫研究論文所需要的耗材是什麼(我是管理科系的完全不需要)20年前我領一個月6000塊的國科會學生研究助理獎學金時、做的工作就是讀指導教授開的書單、摘取跟研究議題相關重點、定期跟老師報告跟討論提出觀點、做筆記的筆電是入學本來已經有的、然後影印用的就是學校的資源。零耗材。6000元純粹是生活費。然後我的論文拿到了國科會贊助大專生研究論文獎學金、那篇論文的主題跟研究方向是我100%原創、研究方法是指導教授指導、他功不可沒。畢業之後我慢慢在網路上發現我的論文被指導教授拿去給其它學校他的學生們、還有需要升等考核的老師從我的論文主題出發、用不同的角度探討相關議題的論文、不知道被翻寫了幾遍。幾年前爆出的某陳姓教授是論文製造機、專幫有特殊身份的學生「指導」論文、我覺得好笑、這20年前就有的事、怎麼新聞現在才報導。學術界最大的問題是對學術專業的尊重跟道德的規範。不是經費。有了200億就能改變整個學術界文化然後替台灣搞出幾個全球百大名校嗎?我覺得這篇文章所提出的批評觀點、完全莫名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