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1 07:44
美國學校鼓勵小學生變性!幼稚園就教跨性別!如果沒有,怎會有人這樣說?
答:都對也都錯,而且台派應該特別能懂!
一樣是青少年,有性向/性別認同困擾孩子的憂鬱傾向甚至自殺率都比其他青少年高。這是根據統計研究數據說的。換句話說,解決這些「困擾」對心理健康跟防止自殺很重要。
有些專家跟老師開始主張,讓學生自由摸索、自我認同,幫助他們度過這個時期。怎麼幫助?老師關懷、避免霸凌、更專業一點則是心理諮商,甚至醫療評估——這就進入healthcare範圍。在變性手術之前,還有很多「幫助」的方式。
好了關鍵字「自由摸索」「healthcare」就會被極端保守派簡化成:「幫助學生+性別困擾 = 鼓勵學生變性」忽略:幫助不是只有「動手術」欸,用這個聳動嚇死你!
其實台灣經歷過類似的,而台派展現高超進步價值跟人權維護。就是同婚時啊!
你可以想像「學生困擾掙扎,怎麼辦」的兩種完全相反的情況:
(1) 家長覺得讓孩子自己摸索,自己決定是什麼,搞不好這只是個過渡期。但是老師認為,不行!就是要照刻板印象!性別氣質、同性戀,統統不可以,女生就是給我穿裙子!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