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er.net
數據
關鍵字
Threads
Login
串文
串文鏈結
2025-01-12 00:37
最近在整理保保老師的運動課程,剛好有一個常碰到的狀況想跟大家分享….那就是「碳板鞋」啦! 碳板最早是2016年 NIKE Breaking 2 計畫,意思是希望能夠幫助全馬跑者打破2小時以內完成馬拉松紀錄的一個計畫,也因為這個計劃,正式揭開厚底碳板戰國時代的序幕。 簡單來說,這鞋就是利用碳版和復合材料技術,為了給跑者更好的反饋能力,讓我們在整場跑步的過程中,都是用彈的感覺完成一場賽事,就好像在彈跳床上跑步一樣。 所以先講結論,我個人認為,跑步配速如果沒有在4:30秒內的跑者,原則上是不建議穿碳版鞋的。 因為此時的落地時間過長,使得鞋子的整個彈力,被我們的舟狀骨和膝蓋吸收。 甚至這些增厚中底設計的鞋子,也會讓臀部與背部受傷的機率上升,甚至更容易引起腳踝扭傷。 除了舟狀骨的影響外,它也使得足部蹠趾關節與腳踝延伸肌的工作量減少,因此容易使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的風險增加。 我個人認為,在日常訓練週期中,每位跑者應該備好兩至三雙跑鞋,來因應間歇、長距離或是tempo的需求。 上次去日本玩的時候,就發現在日本的鞋店,就已經會依據跑友的配速來分類鞋款,為的就是減少受傷的發生。
讚
348
回覆
11
轉發
199
作者
中醫安心講堂 褚衍強中醫師
dr_daniel_chu
粉絲
586
串文
116+
讚
回覆
轉發
24小時粉絲增長
無資料
互動率
(讚 + 回覆 + 轉發) / 粉絲數
95.22%
回覆 (BETA)
最先回覆的內容
發文後
用戶
內容
2 小時內
v
lovev0612
碳板鞋印象中最早出現在喬丹12代的籃球鞋中底,因為我都會把鞋子穿到整個磨到沒時才換,那時候因為看到中底材質是一塊碳纖維板,而當時喬丹12代售價3000出頭😵💫,至於會doms的人是否要去思考自己的肌耐力與肌力不是很好到能穿到這層級,另外nike的airzoom也是反應迅速類型的,至於中底高的鞋子因為很多跑者沒有在訓練腳踝的額狀面跟水平面,導致鞋底偏高的容易呈現足踝肌力平衡不穩定,再來的踩到凹凸不平的因高低落差導致扭到的角度會更大
3 小時內
KienLin
kienlin
圖片裡的分類有問題。至少在Nike和Ascis蠻明顯亂分,asics metaspeed Paris sky和edge是同樣最高等級的鞋子,差在步頻和步幅型跑者。Nike的alphafly和vaporfly也是,都是頂級競速鞋款,都適用在全馬距離,只是alphafly更適合sub 3以上跑者,感覺這個圖只在讓店家更好推銷貴的鞋款
4 小時內
kenneth pan
kenneth_tlp
呢度有啲練習鞋都係有碳板喎🤣
8 小時內
小渝 Evelyn
realwomanevelyn
其實我也買過碳板鞋,但穿過幾次練過不同課表後就覺得以我目前比賽(半馬、全馬為主,大概就是比破二破四再快一點點而已)成績穿碳板有點彆扭,跑到明顯有感的配速我也撐不到21K,跑可以均速完賽的配速又難以感受到效益。 所以現在習慣穿無板材或者回彈效果較低的板材鞋(例如我會穿Endorphin Speed跑全馬),cp值明顯較高又降低受傷風險。
8 小時內
Donald
donaldllh
Easy run: cloudmonster 5k/10k/Tempo: rebel Interval: adios 8
14 小時內
Small Pig
running_small_pig
觸地時間是看步頻,和速度沒有關係
一天內
Ah Huat Tan
erictanjb
没有长距离训练的跑鞋吗?不可能拿那么昂贵的竞速鞋来训练跑一个30公里的路程,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