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er.net
數據
關鍵字
Threads
Login
串文
串文鏈結
2025-01-12 16:38
其一,从宏观资源消耗上讲,不是花的父母的钱,而是消耗的是社会分配到父母身上的资源。父母拿着社会分配自己手里的有限资源,若没能在法定成年的年龄后就让自己的子女及早有独立生存的能力,那么这是情有可原的,我们不应有负罪感,本质上也是社会哺育我们长大成人的,但尚不能保证我们每个人在法定成年拥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我们就更不应该有负罪感了,整个大环境的资源是有限的。 其二,还是从宏观社会生育系统来看,父母作为社会延续的一个中介,把我们生了出来,那么父母(社会)自然也担起了哺育我们长大成人的责任,我们也不应觉得我们成年了还在花费父母的钱而有任何负罪感,本质上这是社会自然轮回的一个常规性运转步骤。 视野看开阔一点,或许就不会觉得自己如何愧疚了,也不要太死守儒家那一套来自道德的绑架观。 当然,每个成年了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意识,本质上而言,自己选择接受哪些观念不接受哪些观念,选择进入哪个群体不进入哪个群体,选择加入哪个队伍不加入哪个队伍都是可以的,只要你觉得自己的内心可以自洽不痛苦,都OK。 当然最好不要造孽,因为社会还有一套自我批判系统,它会对造孽的人进行再批判,直到符合主流。 个人拙见,不喜勿喷
讚
119
回覆
1
轉發
4
作者
Philip Phuth
to.be.an.existentialist
粉絲
21
串文
52+
讚
回覆
轉發
24小時粉絲增長
發文前
7
發文後24小時
10
變化
+3 (42.86%)
互動率
(讚 + 回覆 + 轉發) / 粉絲數
590.48%
回覆 (BETA)
最先回覆的內容
發文後
用戶
內容
4 小時內
May
mayayeday
喜欢这些解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