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2 15:17
上教練課就是要強度上好上滿, 隔天要痠痛才代表教練有好好帶運動。 痠痛好像變成一種刻板印象。 「健身、重訓喔?隔天會痠痛我才不要。」 聽好多不愛運動的朋友、長輩這樣說過。 甚至手上有客戶説他之前體驗其他教練的課程, 隔天痠痛到行動不便,請了特休在家休息。 後來好一陣子不敢再接觸重量訓練。 / 以下是我的看法,你可以不同意, 但請同時提出你有建設性的看法。 這樣才有討論的意義。 強度不是我的首要考量, 訓練動作有沒有辦法補足缺少的能力, 才是我比較在意的。 當教練 需要一直觀察客戶的反應、詢問客戶的感受, 要看得出誰是在演戲、誰是真的受不了。 適時阻止愛面子硬ㄍㄧㄥ的, 避免不必要的運動傷害。 訓練是為了更認識自己的身體, 且學會更有效率的使用。 而不是形式上跑完自己無法負荷的強度, 讓自己暴露在過度訓練的風險當中。 先完整金字塔最底層的生理需求(基礎能力), 接下來才有機會談最高層的自我實現(突破)。
32
回覆
10
轉發
2

回覆

轉發

24小時粉絲增長

發文前

744

發文後24小時

745

變化

+1 (0.13%)

互動率

(讚 + 回覆 + 轉發) / 粉絲數
5.88%

回覆 (BETA)

最先回覆的內容
發文後用戶內容
20 小時內
Elvis Sin
elvis.stretching
十分認同訓練/運動係認識自己身體!

© 2025 Threadser.net. 版權所有。

Threadser.net 與 Meta Platforms, Inc. 無關,未經其認可、贊助或特別批准。

Threadser.net 也不與 Meta 的"Threads" 產品存在任何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