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9 09:55
陳玉珍講,如果台灣電影的導演自我檢討、痛切改變,「今天台灣的電影也不會被韓國電影打得落花流水。」
妳用其他國家也就算了,妳知道韓國政府在文化上、做出多少努力嗎??
.
解嚴是韓國流行萌芽的起點
事實上韓國也跟台灣一樣,走過漫長的戒嚴時代。當時,文化政策對庶民大眾文化通常是比較貶抑的。
然而在1990年代後,韓國解嚴。接著各種文化產業如電影、音樂、文藝逐漸如雨後春筍般興起。而大概在90年代末,一個最大的推手出現了。
.
#韓流崛起的大推手就是政府
90年代末,當時的總統金泳三在看到《侏羅紀公園》帶來的龐大利益,決定培育韓國影視產業。
98年,金大中喊出「文化立國」的國家方陣,並規定文化體育觀光部的預算,必須要維持在總預算的1%以上!
.
如果台灣也按照這個比例,那台灣的文化預算大概是在300億左右。而一直到去年2024年,台灣才達到這個數字。
但同時,南韓的文化預算早就已經超過6兆韓元(1350億台幣),佔他們總預算的8.7%!
.
此外,政府也開始放鬆各類審查管制,並且允許跨國企業和財團涉足文創產業。同時政府也在影視界實施配額制,保證國產電影放映天數,大力扶植國內電影。
(接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