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9 12:00
一直以來在面對公共議題時,哪怕去年三惡法三讀,青鳥上街的時刻,都極力保持冷靜。以理性的方式發聲,當不同立場的異溫層跑來貼文下方「指教」時,也盡力維持溝通而非直接封鎖。
但這幾天才明白,原來能夠保持理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還沒有踩到我的底線。
忍了又忍,最後還是沒能忍住扛著地圖炮在網上轟炸,這大概是我在脆上最不冷靜的時候。
我以為接連看見荒謬的刪減理由大概已經是最壞的時候了。可是我忽略一件事,能對事物保持憤怒,某種層面上代表我還沒認為這是最壞的時候。
最壞的時候是,看見有人說著我是創作者,然後在文化產業被輕視,被稱呼是一群「要飯的」,他可以輕描淡寫地,將共同悲憤化為一句勸告,「如果你是為了個人、保留文化而寫,那麼應該盡量使用自己的資源。」
我剛下班,走在街上看見這樣的貼文,瞬間笑出來。
算了,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