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1 12:53
昨天徹夜審查總預算經立法院三讀後,刪除金額達2075億元,占總歲出的6.64%,這絕非癱瘓國家,而是民主制衡的體現。面對賴清德對預算刪除「史上最高」的指控,只能說,浮濫的預算編列才是問題的根源。
賴清德政府編列的預算高達3兆1324億元,是史上最高歲出規模,但是否真實反映國家需求?是否每一筆經費都能經得起問責?刪除的2075億元中,以高達1000億元補貼台電為例,看似解決燃眉之急,實則掩蓋其長期經營失當的結構性問題。台電虧損源於錯誤的能源轉型政策與電價調控的不平衡,倘若僅靠政府補助填補財務黑洞,無疑是以全民血汗錢延續體制低效與管理缺失。補助是短痛,但改革才能治本。與其讓台電成為資金無底洞,不如誠實的檢討經營模式與能源政策規劃,推動真正的結構改革,讓電力穩定與效率兼得,這才是對人民負責的長遠之計。承上例,這些數字絕非無的放矢,而是基於理性分析的合理削減,避免納稅人的錢淪為浮編項目或政治利益的工具。
數字不會說謊,歷史也不會忘記。民主的真諦在於制衡,預算審查的每一筆刪減,都是對行政權的提醒:資源屬於人民,任何濫用都需要被揭露與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