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 08:13
昨天看到有幾位台語圈的朋友在討論關於台語的o͘和o,我也來分享一下我之前整理的筆記(沒有什麼新鮮的内容,僅純粹分享)(泉州腔/漳州腔只是大概的分別) 了解這些結構才懂,以前我媽教我「多謝(to-siā)」的發音,長大後發現蔡蔡唸的和我媽唸的並不一樣。我們家族世居中部(爸彰化人,媽大甲人),難怪我剛開始學台文時常會把o͘和o搞混。 //裡的是IPA國際音標 泉州腔 ① o͘(芋仔): /ɔ/ ② o(蚵仔): /o/ 因為 /ɔ/ 和 /o/ 聲音比較接近,講泉州腔的年輕一代開始不太會分這兩種了 漳州腔 ① o͘(芋仔): 介於/ɔ/ 和 /o/ 中間,或 /ɔ/ ② o(蚵仔): /ə/ 相當於華語的ㄜ /ɔ/ 和 /ə/ 差異比較大、好分辨,所以容易成為優勢腔
78
回覆
14
轉發
3

回覆

轉發

24小時粉絲增長

發文前

1,739

發文後24小時

1,752

變化

+13 (0.75%)

互動率

(讚 + 回覆 + 轉發) / 粉絲數
5.27%

© 2025 Threadser.net. 版權所有。

Threadser.net 與 Meta Platforms, Inc. 無關,未經其認可、贊助或特別批准。

Threadser.net 也不與 Meta 的"Threads" 產品存在任何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