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3 03:26
自噬作用是一個有明確科學根據的生物學過程,並且已被許多研究證實。自噬最早在1960年代被發現,是細胞清理和再生的自然機制。
2016年,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因為對自噬的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進一步證實了自噬的重要性。
什麼是自噬作用?
自噬是細胞內回收廢物的過程,具體是細胞將受損的蛋白質、損壞的細胞器(如線粒體)或入侵的病原體「吃掉」,分解成基本成分(如氨基酸、脂肪酸),然後用於細胞修復或再生。
自噬的科學基礎與研究
細胞清除與再生
自噬作用負責清除細胞中的「垃圾」,包括變性蛋白和受損的細胞器,維持細胞正常運作。
如果自噬功能受損,細胞內可能累積有毒物質,增加疾病風險。
與疾病的關聯
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症,與細胞內的異常蛋白積累有關。自噬作用能幫助清除這些有害蛋白。
癌症:自噬在不同階段扮演雙重角色。初期,自噬可抑制腫瘤形成,但在某些癌症進展後,腫瘤細胞可能利用自噬來獲取能量並促進生存。
代謝疾病:如糖尿病和肥胖,自噬對調節胰島素敏感性和脂肪代謝有幫助。
細胞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