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6 01:34
台灣本來就在板塊交界處上
全台基本上都是活斷層
依照長期觀測結果
菲律賓海板塊平均每年約八公分
撞擊歐亞大陸板塊,
形成隱沒帶提供造山運動能量
(在琉球海域的長期平均是9.6約10公分)
米崙斷層在2018年花蓮地震後被開始點名,
並且在2024年4月3日發生能量釋放之後
另一個觀察重點其實就是雲嘉南地區
以左半邊這張累積數據+歷史地震資料綜合顯示
大致上雲嘉南地區有多個斷層
都可能在能量釋放週期以內
包含
一、梅山-觸口斷層
二、中埔斷層
三、新化-左鎮斷層
四、潮州結構線(潮州斷層)
我在強調一次
因為有地球持續的能量活動
你我至萬物生命才能存活
因為豐富的地理活動
造就擁有複雜自然地形的台灣
從高山、台地到草原、沙漠
甚至是有火山活動和溫泉冷泉
這些都是位於板塊構造帶的我們
所擁有的美好事物
面對地震不應該是慌張心態
應該是準備如何應對
以最緊急的情況去做好事前準備
自然而然地震並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