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7 04:06
來談談《後宮甄環傳 》:大王似乎從未談過劇本身。 1. 這是虛構小說改編,改編劇時將故事的虛構朝代硬套到雍正時代,因此,用史實去談甄嬛是沒有意義的;有趣的是,小說也與劇有很大差距,所以,劇就是劇,不用談它與史實或原著的脈絡,它有獨立生命。 2. 它是獨立的,很明顯,因為幾個角色的重要獨角戲,是純影視角度才能呈現的:宜修向胖橘最後告白,胖橘酒後質問17,胖橘最後升天那一段,都與本劇其他地方大不相同,突然變成了舞台劇形式,以演員口白與表情為重。 3. 甄嬛很多重點劇情的關鍵橋段其實都以台詞形式輕輕帶過,你看不到年羹堯被罷黜的慘樣,看不到一丈紅,這些都在口白之中。也許是因為經費或過審壓力,但相對的,重點也全放在主角一群人身上,一如全劇大多數鏡頭全是正面對臉直拍——觀眾注意的全是甄嬛、皇上、華妃他們如何感受。 4. 這是劇,不是聖經:中國稱其為大女主劇始祖,但這所謂的大女主,仍然是建立在絕對男權主義之上,女性必須極度被剝削,才顯得出所謂的「自主自立」,而這種自立仍然是來自男權的憐憫。因此,甄嬛是一種反諷,它無法真正批判皇上(幕前幕後),它只能呈現權力有多無情。 下圖為特別演出苗博雅(喂 (續
509
回覆
11
轉發
8

作者

龍貓大王
totorojackfanta
profile
粉絲
4,233
串文
1,066+

回覆

轉發

24小時粉絲增長

發文前

4,216

發文後24小時

4,231

變化

+15 (0.36%)

互動率

(讚 + 回覆 + 轉發) / 粉絲數
12.47%

回覆 (BETA)

最先回覆的內容
發文後用戶內容
幾秒內
profile
龍貓大王
totorojackfanta
5. 台灣人的祭典性在 甄嬛馬拉松 再一次發揚光大,事實上一年365天八大都有甄嬛可看,但只有馬拉松能吸引這麼多人潮。即便網民嫌棄的甘露寺橋段,即便早上十點,還是同時有兩萬人觀看,這就是祭典,是一整週的媽祖出巡。如果在台灣要倡議任何議題,最好搞成祭典——台灣人會捨命相陪。 6. 七十多集的內容,並不是每集都精彩,也有很多一廂情願,其中主題也有不少次轉換(所以17有一大段都不知道跑去哪了),但很重要的是,它在許多段故事的結尾,都給了一個足夠驚心動魄的峰迴路轉結局,滴血認親是其中的經典,它twist了好幾次、引用了新舊角色、一下置之死地、一下忽見生機,觀眾壓根猜不到結局,這是它的厲害之處。 7. 中國的真正大女主劇仍然少之又少,比甄環差的自然更算不上,但在這樣一個極權崇拜的社會,是否真能擁有尊重少數族群、甚至以少至上的劇,實在是難上加難。中國去年的《好東西》有點這個意思,但仍遠遠不足。 8. 甄嬛是台灣版的《洛基恐怖秀》,這種觀眾熱情令人喜愛又尊敬,不求有更多甄嬛,只求這樣的觀眾盛典,能一年一年持續下去。 (完
25 分鐘內
profile
流浪女巫阿甘
kan_magick
甄嬛是台灣版的洛基恐怖秀😂😂😂
37 分鐘內
profile
RioNitm
rion_in_the_mirror
雍正王朝也是一樣 滿滿的改編才會好看 會當真也太浪漫
一小時內
profile
悅視介
yueh_sight
大清阿苗好帥 等一下護髮還想繼續看凌雲峰,但是看留言😃

© 2025 Threadser.net. 版權所有。

Threadser.net 與 Meta Platforms, Inc. 無關,未經其認可、贊助或特別批准。

Threadser.net 也不與 Meta 的"Threads" 產品存在任何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