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30 08:05
終究,還是得與父母和解
過年期間,家家戶戶張燈結綵,餐桌上堆滿了象徵團圓的佳餚。然而,這樣的熱鬧對某些人來說,卻帶著複雜的情緒。因為每一次回家,不只是見親人,也是面對過去的自己——特別是那些在「窮養」中長大的人。
所謂「窮養」,並不只是物質上的匱乏,更是一種成長方式。或許是因為資源有限,父母選擇讓孩子提早獨立,不給太多溫柔與讚美,甚至用現實的殘酷磨練他們。他們相信,孩子越早承受壓力,未來就能越強大。於是,我們學會不輕易求助,學會把眼淚吞回去,學會靠自己撐過一切。這樣的教育方式,塑造了一群堅韌的人,也留下了一些無法言說的遺憾。
當年我們或許怨過,為什麼別人的童年有鋼琴課、有暑假旅行,而我們只能在學校和家之間兩點一線,連一句「辛苦了」都難以聽見。長大後才發現,那些不曾擁有的東西,確實讓我們少了某些幸福的回憶,但也讓我們更能適應殘酷的世界。
窮養,真的影響未來嗎?(在回覆區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