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er.net
數據
關鍵字
功能建議
Following
Threads
Login
串文
串文鏈結
2025-01-31 01:47
這邊直接引用我的回應並做點延伸的反思,我在諮商多年,同時先學心理學後繼續進修音樂治療,對於「如何表達情緒感受」,大多是以實驗性或別人越不敢我偏越要的動力來探索(對我就反骨 加上我本質就是充滿”負面”情緒的人,我需要很多安全的情緒出口,而「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一直以來就是我面對情緒的核心思想。 說的容易但實踐起來一開始是辛苦的,尤其是在我逐漸意識到被理解的渴望彷彿新生兒渴望母乳的滋養、被照顧者函容,都是我們生來的需求。 實踐多年我意識到渴望被理解 & 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是可以同時並存的,他們的確某些時候會相互矛盾但並不阻礙並存,反而有助於穩定自己的心理健康。 其實這也是我目前在學音樂治療時,很常會有的思考脈絡,個案若願意在我的session裡表達那些不太舒服的情緒,其實也是因為這個空間足夠安全來表達情緒,也進而認知到 「情緒沒有對錯,也能夠被無條件的尊重和接受」
讚
9
回覆
1
轉發
作者
Leticia ♪ْ︎˖⋆︎音樂治療研究生
leticia_psy.music.space
粉絲
980
串文
714+
讚
回覆
轉發
24小時粉絲增長
發文前
970
發文後24小時
982
變化
+12 (1.24%)
互動率
(讚 + 回覆 + 轉發) / 粉絲數
1.02%
回覆 (BETA)
最先回覆的內容
發文後
用戶
內容
9 分鐘內
Leticia ♪ْ︎˖⋆︎音樂治療研究生
leticia_psy.music.space
感謝演算法又讓更多人彼此看見並互相理解 💞 昨天身心都很疲憊跟不舒服,再加上整天課以及晚上的社交活動,因而沒有辦法一一回覆大家 「我的感受都是真實的」這句話我最近一直提醒著自己,每當我又差點要PUA自己的時候 英國時間該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