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er.net
數據
關鍵字
Threads
Login
串文
串文鏈結
2025-02-02 06:11
一天一照片,強迫自己每天摸一次相機 Day277 蜂鷹飛好低哦,還有兩隻鳳頭跟牠在盤旋,遠處還一隻大冠在看🧐
讚
76
回覆
8
轉發
作者
陳佑任
asz55819600
粉絲
266
串文
1,442+
讚
回覆
轉發
24小時粉絲增長
發文前
264
發文後24小時
266
變化
+2 (0.76%)
互動率
(讚 + 回覆 + 轉發) / 粉絲數
31.58%
回覆 (BETA)
最先回覆的內容
發文後
用戶
內容
20 分鐘內
蔡逸竹
yizhucai
中文名稱:東方蜂鷹(網路上找到的) 別名:鳳頭蜂鷹、鵰頭鷹、蜂鷹 保育等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分布:臺灣於全島廣泛分布,各離島亦有紀錄。 身長:53~60 cm 翼展:115~145 cm 特徵 辨認方式以頭部判斷,蜂鷹頭小頸長,頭部形狀像鴿子,方便鑽進去蜂巢覓食。其臉部缺乏明顯眉骨,因此長相並不像是典型的猛禽。羽毛能夠抵禦蜜蜂的叮咬,且羽色差異大,多種色型(暗色、淡色、中間型、條紋型...)每隻個體都有獨特的深淺斑紋組合。蜂鷹生性謹慎隱密,很怕人,在空中飛行時很少原處盤旋,經常直線快速滑翔。繁殖期間,蜂鷹更會低空繞路避開人類。 食性 偏愛社會性蜂類(虎頭蜂、胡蜂、馬蜂、蜜蜂等)的蛹以及巢片,也經常捕食蛙類、蜥蜴、蛇、鳥類(尤其是雛鳥)。 來源:台灣生命大百科
22 分鐘內
蔡逸竹
yizhucai
中文名稱:鳳頭蒼鷹(網路上找到的) 別名:粉鳥鷹(台語)、臺灣鳳頭蒼鷹、鳳頭鷹 分類:含臺灣特有亞種 保育屬性: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 形態特徵 體長約40至48cm。雄鳥體型明顯較小。頭部鼠灰色,後頭有短冠羽。有些個體有不明顯的白色眉線,但通常付之闕如,眼金黃色或橙色,蠟膜黃綠色。背面深褐色或灰褐色。腹面白色,喉白,有1道粗而明顯的褐色喉央線,胸部佈有赤褐色縱紋,兩側較密,有時形成斑塊,腹部密布橫紋,脛羽亦密布橫紋且較腹部更加細密。尾羽褐色,有4道深色橫帶,但雄鳥最外側尾羽橫帶不明顯,雌鳥最外側尾羽有5道深色橫帶。尾下覆羽白而蓬鬆,雄鳥尤其明顯。喙黑色。腳黃色。 棲地與習性 以低中海拔森林為棲地,在天然林、人工林、果園、樹林茂密的大型公園或校園都能適應,偶爾會離開樹林至鄰近平原獵食,在海岸林亦可見。對於人類干擾過的環境或人類近距離活動的適應力甚強,是臺灣唯一能終年在都會區內生息並繁殖的日行性猛禽。 來源:農業知識入口網
23 分鐘內
蔡逸竹
yizhucai
中文名稱:大冠鷲(網路上找到的) 別名:蛇鵰、蛇鷹、鹿紋 物種屬性:臺灣特有亞種 保育屬性:珍貴稀有保育類 形態特徵 體長 65至74cm;翼展 150~169 cm。全身以深褐色為主,頭頂至後枕具黑白相間的冠羽。眼黃色,眼先及蠟膜鮮黃色。背面深褐色,僅小覆羽有白色細圓斑。尾羽褐色,有一白色橫帶。腹面棕褐色,胸側、腹部及脛羽密布白色細圓斑。 幼鳥有淡色與深色兩種色型,淡色型幼鳥頭部色淺,具寬黑的眼後線或整個臉頰為黑色。腹面為淡米黃色,胸部有深色縱紋。尾羽有黑白相間的橫帶各2至3道。深色型幼鳥似成鳥,但尾羽可同成鳥或同淡色型幼鳥。 棲地與習性 棲息於中低海拔森林,非常適應人類在山區及丘陵所墾殖或開發形成的破碎化森林,包括果園、茶園、墓地、人煙稀少的道路、廢棄的房舍周遭等。 以蛇類、蜥蜴、鼠類、蛙類及蜈蚣等為主食。築巢在大樹上,巢寬可達60 公分,但是每巢通常只有一顆蛋,由雌鳥負責抱卵及餵食,雄鳥負責覓食與供食。 來源:農業知識入口網
44 分鐘內
釋智慧美女
pjdxri
威武
2 小時內
Dyodigo
dyodigo
第一張他在看你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