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1 22:43
最近幾年觀察到美國和台灣就業市場和社會氛圍最大的不同之一應該就是大家面對文組vs理組的態度吧。台灣因為產業結構的因素,導致理組學生畢業後的薪資可以說是大幅領先文組學生,也因此在台灣就讀文組相關科系的人常常被嘲笑和比較。 但是在美國不一樣,因為產業結構相對平衡,文組畢業生其實出路並不一定比理組來的差,不管是做Consulting啊、Investment Banking啊等等,平均薪資跟Engineer相比,算是旗鼓相當,甚至有時候可以更高。更何況,在美國的科技業其實有非常多職位是文組畢業生可以做的,比如說Supply Chain、Product Marketing、Product Manager,薪水也常常超過六位數。 講了那麼多,結論是什麼呢?結論就是台灣人文組畢業,不要再刷條碼問有沒有載具了啦,美國才是你們(我們,因為我也是文組仔)發光發熱的地方✨✨✨
289
回覆
67
轉發
11

作者

Michael Lin
mikelin1127
profile
粉絲
1,238
串文
278+

回覆

轉發

24小時粉絲增長

發文前

1,235

發文後24小時

1,238

變化

+3 (0.24%)

互動率

(讚 + 回覆 + 轉發) / 粉絲數
29.64%

回覆 (BETA)

最先回覆的內容
發文後用戶內容
23 分鐘內
profile
賴育駿
yuchunlai19941207
可是沒有 STEM 找工作的時間還是弱勢
一小時內
profile
yc_denise_chang
台灣的文組人,到美國的挑戰是,英文的要求通常更高,產業也沒那麼缺人,所以能幫辦簽證的工作比理組少。
2 小時內
JK Hung
jkhung17
記得20多年前,我要選文組時,家人失望極了。還有一個親戚興致勃勃的問我以後要讀什麼科系,我說社科,她一臉無趣,轉頭就走的畫面,還記憶猶新。20多年後的今天往回看,我很高興我有堅持住我的目標和夢想。現在在臺灣想讀文組的年輕人,要堅持夢想的挑戰,應該是更大了!
2 小時內
Jacky Inga Gunnar
jacky_inga_gunnar
Supply chain 應該到頂就是剛好過六位數一點點而已
2 小時內
profile
Takeit Borla
ruby789016
當然是手上刷條碼腳下科技業啊。😂 讓 複利效應 跑個二三十年,反正到老沒人管年薪只管你這輩子有沒有健康快樂,請參考:羅納瑞德。
3 小時內
profile
小小艾
little.little.eric
主要是沒有身份要找工作難上加難
3 小時內
profile
faceoffkimo
faceoffkimo4959
一個歧視服務業的po文
3 小時內
profile
Jimmy Chen
denebjimmy
台灣也是有高薪PM跟銀行業的 文組跟文化有關,去美國競爭力會更好?
3 小時內
profile
Alex Chen
alex_chpchen
Consulting就是專業bullshitting
3 小時內
profile
Sophia
sophia_window
台灣產業結構太重視科技業 內需市場又太小 文組做的因為跟文化有關 許多有領域的限制 但是 最終的問題仍然在於 台灣普遍低薪 假如人口少 但普遍高薪 大家看到喜歡的都買 而非上淘寶找更便宜的替代品的話 台灣做內需的仍然有舞台 淘寶貨會便宜 是建立在種種背景下 拿台灣的廠商跟大陸的比 其實本身就沒有那麼的公平

© 2025 Threadser.net. 版權所有。

Threadser.net 與 Meta Platforms, Inc. 無關,未經其認可、贊助或特別批准。

Threadser.net 也不與 Meta 的"Threads" 產品存在任何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