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8 09:48
月娥51我是內行的
月娥雖然60幾歲才開始洗腎,但是她卻是一個從年輕時,就會進進出出醫院的老病號。
年輕的時候,她會四處打聽哪一家醫院、診所的XXX醫生厲害,醫術高明、很有耐心,而且收費合理(那時還沒全民健保),但是這種醫院診所的病人通常很多,不好掛號……,她對越是不好掛號的醫生,越是感興趣:「生病的人又不是阿呆,自己身體已經不舒服了,還會去掛沒有效的醫生喔?一個好的醫生,他的病人會很多,是當然的道理。」
不過進入中年之後,她對醫院、醫護人員,有一套自己認知,即便某醫院、診所在某偏遠的鄉下,她的「靈感」來了,還是會馬上趕了過去。
也許,我從來都沒弄懂她找醫生的邏輯是什麼,譬如月娥會說:「這個醫生長得不好看。」
「拜託,一個醫生長得好不好看,跟他的醫術有什麼關係?能看好妳的病才是重點吧?」
月娥說:「我講的不是那種的好不好看,一個人等他經過了一定年齡,面貌都會漸漸改變而定型,我不曉得怎麼跟你解釋好不好看,但是這個醫生不好看,我要換一個。」
老實說,我隱約感覺到,她這樣的說法應該是一個籠統的概念,所謂的好不好看,很可能包含了醫院整體的氛圍、動線的規劃,各部門人員的工作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