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0 08:44
確認生病後,不管訓練或比賽都很個人化、以減輕身體負擔最優先。所以實際競賽跑力一直是個謎🤔
主賽事前決定小小冒個必要的險,模擬現在馬拉松實戰會遇到的情況,要選一個能LSD,又情願放後段的比賽,那就是28K開始爬坡的台中資訊盃。
上週高雄半馬節奏跑,小小超速了,前幾天又睡得不太好,暗暗擔心減量不足沒有恢復🫠
當天凌晨下大雨🌧,但還好起跑過片刻就停了。順順推前半馬,河堤折返後,陸橋上坡有小走節省體力,抵達成功嶺後把手錶切恢復跑,不再看配速。
30K後開始有耳鳴徵兆,所以決定上坡轉職全步兵。爬上清新溫泉後下坡了,再放鬆滾回來,抵達平地後改採跑走法,降低身體負荷😅
偷學了Sky大大的吸膠手環,但是帶6包只吸了5包,第5包還得分兩站吸,腸胃脹氣消化不了😟
雖然腳底有酸痛,但一路無抽筋,緩緩享受無傷完賽,隔天上下樓梯也毫無障礙。打開Garmin驗證,確實達到了目標訓練效果💮,謝謝身體的努力🥰
❤👭❤
神奇的是,前一天邂逅的室友也是全馬女生,一起早睡早起、搭車、不約而同時完賽、開心合照😍
也感謝每一位有交集的跑友脆友,與各位的小小萍水相逢,就是我的大幸運🫶
馬拉松女生